【裴永清】《伤寒论》里三个经典退热方

365bet备用网站 📅 2025-08-25 04:08:57 ✍️ admin 👁️ 1676 ❤️ 674
【裴永清】《伤寒论》里三个经典退热方

与麻黄汤证怕冷不一样,有一种感冒怕风且汗流不止。

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时,裴永清楼上的邻居、一位西医药理系的教授感冒发烧请他看病。

虽然住得很近,但这位邻居到裴永清家里时还裹着厚厚的围巾、戴着帽子和棉口罩。“特别怕风,就下楼这几步路我都害怕,在家里门窗都不敢开。”邻居说。

裴永清一看病人发热、怕风、出汗,是典型的桂枝汤证中恶风,便开了桂枝汤给他服下。

一服药下去烧很快退了,邻居的帽子围巾口罩也都摘了。

正常人感冒发烧,一旦出汗烧很快便随之退去,无论是西药、中药都是这样,但是中风的人恰恰是边发烧边汗出。这里的“中风”是指《伤寒论》讲的“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”。

“这个‘汗出’,可不像我们干了重活、跑了长跑之后那种大汗淋漓,而是身上潮乎乎、一摸有汗但看不见汗珠子的状态。”裴永清说。

【桂枝汤组成】

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——桂枝汤中五味药三味药是调料。这个方子既治表又治里。

【适用症状】

发热、汗出、恶风,这正是典型的桂枝汤证。

桂枝汤神奇之处

这一方子的神奇之处还在于,如果需要治表、即发汗时,喝完药休息片刻,赶紧啜热稀粥可以助药力,身体便会发汗。

“桂枝汤不发汗,要想叫他发汗必须赶紧喝热稀粥。”裴永清说。

伤寒的病人开始就是以恶寒、怕冷、身上疼为主,当用麻黄汤,而桂枝汤证则是一生病就开始发烧、怕风、出汗,且虽有汗出但烧不退,脉浮缓。

“中医认为这类感冒出汗会导致营阴虚少,所以叫做中风表虚症。这个症就得用桂枝汤。”裴永清说。

三仁汤

几年前的夏天,裴永清遇到一个外地来的发烧病人,也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

这位男性患者30多岁,当时是被两个人抬进诊室的。

北京某大医院在他的诊断书里只写了“高热待查、瘫痪待查”,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高达1万多,虽然排除了脑病,但使用先锋等抗生素都没有效果,住院两天也查不出高烧不退的原因。

原来,这位患者到北京旅游,因为房间挤不下,他铺了层薄薄的单子就睡地上了,第二天起来就发现四肢僵硬、不听使唤,虽然语言意识都很清楚,但就是高烧不退。

裴永清一看患者舌苔厚腻,以下午发烧为主,便给他开了三服三仁汤,两小时喝一袋,并叮嘱他先吃吃看,如果见效就接着来调理,如果第二天还是高烧,那就赶紧再去医院检查。

“我不敢保证我的诊断一定正确,别把患者病情耽误了。”裴永清十分谨慎。

三天后裴永清再次出诊时,这位患者竟然大步流星笑盈盈地走进诊室。

“我当时特别惊讶,但心里面特别幸福。”裴永清笑着说,这说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。

患者告诉裴永清,那天拿了方子就坐在医院等熬药,拿到药立刻就喝了两袋。

“你这药太厉害了,一路上这汗出的,内衣、外衣都湿透了,等到了住地顿感轻松,似乎能走了似的,他们就掺着我进了门。”患者大呼神奇,等第三服药吃完,他的病基本也好了。

虽然医书里没有记载三仁汤可以治瘫痪,但是患者是由湿致瘫,三仁汤治湿瘫就好了;三仁汤本身不发汗,但吃完后却大汗淋漓、把邪气湿气全逼出来,病就痊愈了。

【三仁汤组成】

杏仁、半夏、飞滑石、生薏苡仁、白通草、白蔻仁、竹叶、厚朴

【适用症状】

这类病人通常以下午发烧为主,头痛恶寒、身重疼痛、脉弦细而濡、胸闷不饥等,中医叫湿温。而三仁汤正是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。

“三仁汤里没有发汗的药,但中药神奇之处就在于哪儿有毛病、有问题药效就上哪去。而且对症下药也就一个多小时起效。”裴永清说。

温 馨 提 示

• 退烧汤药应两小时服一次

现在很多医生开的治疗感冒的中药汤药,通常都叮嘱病人早晚各服一次。这在裴永清看来,是违背经典古训的。

张仲景针对桂枝汤提到,“半日许令三服尽”。半日许是六小时,也就是每次开的药六小时吃完,每两个小时服一次,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。

因此,裴永清认为,凡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方子,一定要两个小时服一次,而且每个方子最多开三服药。

因为只要药开对了,只需三服就能解决问题,而三服药服用后仍不见好,估计是方子不对或病情已经发生变化,须重新辨证开方。

• 服用治疗感冒发热的中药,需禁生冷、黏滑、五辛、臭恶等物。

I声明信息:

本文选自:《中华中医网》。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。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可随时和我们联系。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。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[原创主题]『安卓QQ萌化』For MIKUQQ RC -Build.5『安卓QQ萌化』For MIKUQQ RC -Build.5[复制链接]
百分比计算器
鬼步舞基础一共有多少